河间图书馆欢迎您
语言转换:

如果你正感到焦虑,应该听一下这本书

活动信息

时间:2022年5月26日

地点:线上

嘉宾:无

活动内容

对于现在的人而言,“焦虑”似乎是一个常见词。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在焦虑大军里,90后的比例居然是最多的。

活动报道

     

对于现在的人而言,“焦虑”似乎是一个常见词。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在焦虑大军里,90后的比例居然是最多的。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对4万网友进行了一次关于“焦虑”的调研,发现在70后、80后、90后三类群体中,最焦虑的竟然是最年轻的90后。

 

在所有的90后受访者中,

 

47%有“学习焦虑”;

85%的人有“加班焦虑”;

61%的人存在“晋升焦虑”;

57%的受访者有“消费焦虑”;

45%有“晚睡焦虑”;

甚至37%的受访者存在“发际线焦虑”

......

 

年龄恐慌,职场危机,住房压力,健康隐患……焦虑从四面八方袭来,打得年轻的90后们措手不及。

 

其实,不管你是70后,还是90后,都得学会从一地鸡毛的生活里淡化焦虑。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就是一本能帮助你淡化焦虑,甚至摆脱焦虑的书。


作者是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知名心理学博士彭凯平先生,曾著有畅销书《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编译过《亲密关系》等心理学著作。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感受这本书的独特魅力吧。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常常有这样一个心理暗示:

 

如果我们变有钱了,就能过得很幸福。

 

确实,钱能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太多了——

 

如果财务自由,进爱马仕买包的时候就不用看价格,价格上千的料理随便吃,想去哪里玩也不用担心预算不够......


但《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告诉我们,高收入的人对生活会感到比较满足,但不会因此而比其他人更幸福。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观点不靠谱,但研究结果显示,高收入的人比常人更容易紧张,也不太会享受生活。

 

而人们之所以会过度宣扬收入是衡量幸福的标准,是因为他们只是在用传统的视角衡量自己及他人的生活罢了。

 

为什么收入的增加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第一,人的适应能力让我们通常高估自己从某一事物中持续获得快乐的可能性。

 

就像从明处来到暗处,我们刚开始会觉得落差很明显,但很快我们的眼睛就会适应黑暗。

 

正是因为人的这种适应能力,所以买新房子、涨工资固然会让我们感到开心,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会因此长期快乐下去,因为新的焦虑可能又会产生。

 

第二,比较的心理倾向使得我们在评判幸福感时更多地依据自己的相对收入,而非绝对收入的高低。

 

提高所有人的收入并不能提高所有人的幸福感,让人感到幸福的是自己相对收入的增加,而不是绝对收入的增长。当相对地位发生变化时,人们的适应性也会提高,人们会增加期望值,进行更多的社会比较。

 

举个例子:公司给全体员工涨薪,你涨了500元,你的同事小冯涨了1000元。同样是涨薪,但你心里就是不爽,就算你原来的工资比小冯高。

 

因此你的内心活动会变成:

 

“为啥小冯涨了1000元,我只涨了500元?”


第三,边际递减效应。

 

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在1974年提出幸福饱和理论,他认为幸福感不是一直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而增加的,它符合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收入的增加对幸福感的影响会逐渐减小,当收入的幸福感边际效用达到零时,个人的幸福感就会进入饱和状态;过了这个饱和点,个人收入的增加将不再对个人幸福感产生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麻了”,体验就是“银行卡余额的增加对他们而言只是数字的变化,而非幸福感的增长。”

 

所以就算王思聪都不一定能天天快乐,毕竟他也有当舔狗的时候。

 

第四,过度强烈的挣钱动机有损人的积极情绪。

 

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发现,特别想通过赚钱让自己开心的人的幸福感其实更低。因为只想挣钱的念头会让人忽视生活中其他积极的体验,甚至降低人的社会责任感,影响人际关系。

 

当金钱和家庭关系产生冲突时,还会造成精神压力;同时,收入的增加有可能伴随着消费欲望的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消费欲望会渐渐抵消之前提升的幸福感。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说:“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和倦怠之间。”

 

因此,“有钱就一定能幸福”其实是个谬论,幸福感不是建立在金钱上,而是建立在我们是否能成功掌控自己的生活里。

 

所以,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

 

每天跑40分钟步,或看一场新出的电影,或和友人喝个下午茶,甚至在上班间隙摸10分钟鱼,都能减轻自己的焦虑情绪。

 

当我们对生活有自主性、掌控感,在人际关系中能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力时,这都会激发大脑中血清素的产生,让我们产生幸福满足的感觉。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很多人最大的感触是,好像大学毕业后,一切都开始“不那么顺利了”:

 

比如突然失恋、被辞退、被最信任的人欺骗、得了慢性病......

 

这些挫折大大小小,无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于是很多人“emo”了,甚至有人拒绝直面问题,逃避,任由消极心理占据我们的心,而错过了很多反败为胜的机会。

 

那么,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书里提到了一整套防御机制,非常实用:

 

第一,分离。

 

分离的具体做法是,通过严密的逻辑归纳,在认识上把那些矛盾的思想和感觉分离开来,以避免内心的冲突。

 

比如,当你受到伤害或打击,内心产生痛苦情绪和挫败感时,请第一时间对自己喊“停”。你不用把这些情绪憋在心里,可以大声喊出来(前提是别影响周围的人),用这种方式终止挫败感的蔓延。

 

然后,你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 谁应该对此负责?

◎ 哪些是我可以掌控并改变的?

◎ 哪些需要别人的配合,或者根本与我无关?

 

顺着这一思路,你的注意力会从自己遭受的损失转移到事件本身。通过冷静地回顾伤害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自己可以做什么,你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预防此类伤害未来再次出现。

 

第二,补偿。

 

强调自己具备的某些有价值的特质,以弥补客观或主观存在的一些缺陷。

 

比如,你表白被女神拒绝了,女神拒绝的理由是“没有眼缘”。

 

你内心失落,但要学会挖掘自己的价值点——“虽然我长得不帅,但我学东西很快”“虽然我不高,但我很有经商头脑”......

 

注意,学会挖掘价值点并不是简单的自我安慰,而是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以此去提高自己的其他属性,让自己拥有突出的长板,从而拥有幸福。

 

设想一下,有谁会不尊重霍金呢。虽然他是个残疾人,但他一样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了全人类的尊敬。


第三,升华。

 

将个体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能够被社会接纳和赞许的目标。比如,嫉妒别人学习好的人可以通过夜以继日地努力来超越竞争对手,将自己的情绪化为让自己更优秀的动力。

 

第四,幽默。

 

善用幽默的语言来缓和气氛、化解焦虑,如调侃、自嘲等。

 

这里有个真实案例——我的大学班长刚毕业的时候,干倒了三家公司。一家没过试用期,两家倒闭。

 

但他没有觉得自己倒霉,反而觉得自己“拥有主角光环”,于是第四次他选择了创业,结果四年赚了三百多万。

 

你要说当时他没有焦虑过,那肯定是假的。但他非常善于化解内心情绪,最后成功反败为胜。


第五,利他的公益行为。

 

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多项研究表明,乐于助人的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他们更活跃、更积极,敢于迎接挑战,抑郁症患病率和自杀率也比其他人低。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年轻时经常做志愿服务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人低44%,而做两项以上志愿服务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人低63%。

 

这组数字是什么意思呢?要知道,一周运动4次能降低30%的死亡率,参加宗教活动能降低20%,戒烟则能降低49%。

 

也就是说,帮助别人的健身效果仅仅略次于戒烟,而如果你频繁地帮助别人,恐怕就连“死神也望而却步”了。

 

因此,我们能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心理韧性是可以培养的。

 

心理韧性强的人能从逆境中迅速恢复,把挫折变成机遇。


有段时间,冥想非常火,因为很多人感觉学会“打坐”以后,焦虑的情绪似乎真的改善了不少。

 

这个其实也有科学依据。在这本书里,彭教授亲自做了解读:

 

“我们在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手头事物的时候,就能活在当下,即便对那些熟悉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

 

什么是专念?专念源自佛教,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

 

“念”,顾名思义,为“今心”——当下之心,也就是关注当下,身心合一。


“正念之母”埃伦·兰格认为,专念是一个关注新鲜事物的简单过程。

 

比如,一份工作做久了,我们会因为熟悉而感到乏味,认为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毫无乐趣可言。一旦在进行相关操作时进入“潜念”模式,我们就会显得心不在焉,反而容易出错。


当我们变得更加专注时,就能不断发现工作中新的闪光点,从而使大脑保持开放、活跃,会更乐于尝试新的方法,接受新的挑战,并且不再顾忌别人的闲言碎语,不再害怕犯错。

 

很多人会觉得,保持专念既耗神又费劲——脑子一直在转,但真正耗神的,其实是随意做出负面判断和因无法解决困难时而产生的焦虑。

 

通过主动关注新事物,我们能增强感知力,对周围环境更加敏感,这是高度投入的主要表现。


当你专注的喝一杯茶,细细感受这杯茶的浓度和回甘;

 

当你取一颗葡萄干,仔细观察葡萄干的形状,用手指触摸葡萄干的表面,然后用鼻子去闻葡萄干的气味。最后仔细咀嚼品味时——

 

你会感觉,专念带给你的感觉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你可以静静的在一件事上停留,全身心去感受这种片段带给你的愉悦。

 

最后你会明白:

 

幸福不是简单的生理满足,也不依附于攀比与财富,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关于婚姻,关于教育,关于健康......均有提及。

 

闲暇时间,不妨听一听,你会收获更多。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心理学的知识,以下三本书将对你有所帮助。陆续听一遍后,你会对人类的心理活动有更多的了解

■编辑:杨   静

■监制:宋秋霞

■审核:马德超